【屏東水門】月刊,是孩子心靈與想像的出口 屏東據點的淑貞老師分享: 「蒲公英希望月刊的故事情境清楚,也貼近孩子。透過教案引導,孩子們開始學習寫心得、分享想法、甚至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。不只理解內容,更開始理解自己。」 原本害羞、沉默的孩子,因著分享而被聽見;原本找不到自信的孩子,因著一幅畫被肯定而眼睛發亮。老師還驚喜地發現,有好幾位孩子具有繪畫天賦,是透過月刊的分享活動才被看見的!而曾經封閉自己的心,也在說出故事、說出感受的過程中,悄悄被... 屏東縣
【屏東水門】躁動男孩的安靜奇蹟 小恩(化名)剛來時,情緒不穩、坐不住,常與其他孩子起衝突,也難融入團體。老師一度感到無力,卻選擇不放棄。她知道,孩子的暴躁背後,是一顆渴望被理解、卻不懂如何表達的心。 於是,老師開始用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的故事陪伴他。從一篇篇故事人物的掙扎與成長,小恩慢慢學會說出心裡的感受。 有天,老師發現他竟能安靜坐著,認真寫下人生第一篇閱讀心得。字跡歪斜,卻滿是真誠。 老師紅著眼眶說:「 孩子的改變不是奇蹟,而... 屏東縣
【屏東水門】一點一滴,讓偏遠的孩子有被陪伴、被愛的機會 放學後的陪讀班教室裡,十幾個孩子圍坐在舊課桌旁,手裡拿著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。有人念出故事,有人邊讀邊笑…… 這裡,是屏東水門的希望學苑——孩子的第二個家。 屏東水門的孩子,多來自原住民、單親、隔代教養或經濟弱勢家庭。父母多半外出打零工、務農,放學後的孩子常缺乏陪伴與關注。有的孩子手機成了「保姆」,有的則在沉默中學會獨自面對孤單。 目前據點約有 20 名孩子,由 2 位陪讀老師與 1 位廚房阿姨照顧... 屏東縣